受气温回升影响 黄河进入2021年度开河关键期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获悉,受气温回升影响,黄河内蒙古河段开河持续发展。21日8时,内蒙古巴彦高勒水文断面解冻文开河,开河已通过三盛公水利枢纽,黄河进入2021年度开河关键期。
发改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人民网北京2月22日电 (申佳平)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黄河水利委员会:全力确保黄河下游春灌用水 人民网北京2月22日电 (王仁宏)据水利部网站消息,随着气温逐步回升,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冬小麦返青灌溉进入关键时期,引黄用水量大幅度增加,现已由2月初200立方米每秒增加至目前362立方米每秒。黄河水利委员会高度重视做好2021年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供水工作,及早部署,采取多项措施,全力确保下游春灌用水。
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力 六地政府被约谈
人民网北京2月22日电 (王仁宏)据生态环境部官网消息,2月22日,生态环境部就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力约谈安徽省池州、江西省上饶、湖北省孝感、湖南省衡阳、重庆市南川和四川省遂宁等六市(区)政府。 约谈指出,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以下简称长江警示片)披露,上述六市(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力,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整改任务推进滞后、环境监管不严不实等问题。
王金南院士:坚持绿色复苏 全面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余璐)“应对气候变化有许多途径和措施,坚持绿色复苏是当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直接的措施。”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加快制定并落实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污水变“清流” 需迈几道坎 历经多年努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靴子”终于落地。 1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部门共同发布《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进行了部署。
生态环境部:副省级城市应持续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核心阅读: ・在下辖区(县、市)全部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后,副省级城市可提出创建申请 ・副省级城市及其下辖区(县、市)创建不占当年所在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额指标 ・副省级城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需符合相应条件,且近3年不得出现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或违规行为 来源:生态环境部网站 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王仁宏)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副省级城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从基本原则、创建范围、申报条件、创建流程、监督管理五方面进行规划,提出副省级城市应坚持自下而上、质量为本、鼓励优先三项原则,统筹谋划、认真组织下辖区(县、市)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持续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王仁宏)近日,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21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据悉,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水利部将自3月起开展系列宣传活动。